秀美,带你一起走进海洋科考70年
秀美模型参与制作海洋科考展厅
艰难起步
为了更好地发展海洋科学,原国家科委海洋组于1958年到1962年间,组织进行了第一次全国海洋普查,这次普查在范围上几乎涵盖了我国所有近海。同时从国外购进设备,成就了第一次航空调查和空中磁力测量,这些技术的引进使我国海洋调查终于有了一些现代化特点。不过此时的测量船,还是普通的渔船,工具更加简陋,竹竿、线绑石头就是测量水深的工具。
初具规模
1964年,中国海洋局的成立,让海洋科学找到了组织。上世纪70年代以后,我国开始建造“向阳红5号”远洋考察船,组建自己的远洋考察船队。“向阳红5号”船上集结了当时国际先进、国内一流的海洋检测技术设备。1976年3月30日,经过七年的专业准备和船舶改装,“向阳红5号”及科学考察队从广州启航,开赴南太平洋目标海域。此次远航,冲破重重的海上封锁,横跨东西半球,航程13800海里,创下了第一次走出中国海、第一次走进太平洋、第一次穿越第一岛链、第一次获得大洋科考资料等多个新中国第一,开启了我国远洋科考的大门。
向阳红5号
奔赴南极
1979年11月,由上海江南造船厂建造的“向阳红10号”远洋科考船正式交付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使用,这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科学考察船。
1984年11月,中国南极科考队乘坐“向阳红10号”船首赴南极,从这一年起,中国每年都派出考察队前往南极进行科考。次年2月,长城站科考站在南极乔治王岛落成,结束了中国在南极没有考察站的历史。
向阳红10号
快速发展
1993年,人们耳熟能详的“雪龙号”极地科考船正式服役,是中国第三代极地破冰船和科学考察船,它是中国最大的极地考察船,也曾是中国唯一能在极地破冰前行的船只,破解了中国科考队赴南极没有大型破冰船可用的尴尬局面。自1994年10月首次执行南极科考和物资补给运输任务以来,“雪龙”号已先后31次赴南极,至2014年7月已6次赴北极执行科学考察与补给运输任务,足迹遍布五大洋,创下了中国航海史上多项新纪录。
“雪龙”号极地科考船
“双龙探极”时代
2019年,“雪龙2”号极地科考船正式下水服役,这是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。雪龙2号是全球第一艘采用船艏、船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,能够在1.5米厚冰环境中连续破冰航行,填补了我国在极地科考重大装备领域的空白。2020年4月23日,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的“雪龙”号和“雪龙2”号船返回上海国内基地码头,中国南极考察暨首次“双龙探极”圆满完成,“双龙探极”时代“雪龙2”号与“雪龙”号将相互配合,形成双船作业模式,极大提高极地科考效率。
“雪龙2”号极地科考船
秀美制作“雪龙2”号模型
向海洋深处推进
当中国人在远洋科考越走越远的同时,另一批人正不断深入海底,探索深海的奥秘。1986年3月5日,一封由陈芳允、王大珩等4位科学家联名写的关于申报我国高技术发展计划的信被送往中南海,当晚,已经进入耄耋之年的邓小平立即作了批复:“此事宜速做出决断,不可拖延。”这封信中包含了一项海洋装备的课题,即研制水下机器人。提到水下机器人,就不得不提到“中国机器人之父”蒋新松,他提出将“智能机器人在海洋中应用”作为国家重点课题,开启了中国水下机器人的时代。
“蛟龙”号的诞生
水下机器人的发展经历了有揽、无揽和载人三个阶段,当时,蒋新松团队相继研制出水下有揽和无揽100米、300米直至1000米的机器人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它们的成功研制为后来开发深海载人潜水器“蛟龙”号拉开了序幕。其后,蒋新松将目光投向了6000米的大海深处,开始着手研制6000米水下机器人。这在当时是一个世界性的高水平项目,由于国外技术封锁,可借鉴的资料非常匮乏。为此,项目研制团队从一开始就确定了“丰富继承、重点突破、集成创新、整体跨越”的设计思想和“自主设计、自主集成、独立完成海上试验”的研制道路。
“蛟龙”号深海探测器
“蛟龙”号的研发和试验历经10年,是中国载人深潜技术跨越发展的10年。2009年至2012年,“蛟龙”号接连取得1000米级、3000米级、5000米级和7000米级海试成功。“蛟龙”号在完成7000米级海试的一个月后,在马里亚纳海沟试验海区又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,同时也创造了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纪录。
秀美制作“蛟龙”号模型
“海马”号的诞生
“蛟龙”号的成功经验也催生出了更多水下机器人的诞生,2015年5月8日,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台4500米级无人遥控潜水器作业系统——“海马”号遥控水下机器人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验收。“海马号”的研制是863计划支持的重点项目,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研发的下潜深度最大、国产化率最高的无人遥控潜水器系统,并实现了关键核心技术国产化。
秀美制作“海马”号模型
“深海勇士”号的诞生
2017年,中船重工胡震研发团队在“蛟龙”号研制与应用的基础上打造的“深海勇士”号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海试,成为了中国第二台深海载人潜水器。它的作业能力达到水下4500米,潜水器取名“深海勇士”,寓意是希望凭借它的出色发挥,像勇士一样探索深海的奥秘。“深海勇士”进一步提升中国载人深潜核心技术及关键部件自主创新能力,降低运维成本,推动深海装备功能化、谱系化建设,不同型号的载人和无人潜水器,在深海作业中各有侧重、相互配合,可以更高效地帮助我们去探索海洋、开发海洋、保护海洋。秀美制作“深海勇士”潜水器模型。
秀美制作“深海勇士”号模型
海洋探测立体技术的成型生
值得注意的是,这些水下机器人尽管在深海下潜探测等方面能力超长,但却不具备远航能力,因此必须建造性能卓越的科考母船作为她们的载体,较为出名的莫过于“蛟龙”号的母船“张謇”号,但更为强大的莫过于“海洋地质八号”“海洋地质九号”“海洋地质十号”海洋科考船“三兄弟”。他们与水下机器人一起,共同组成了我国深海探测的立体技术体系,也标志着我国海洋地质、地球物理及钻探等综合海洋地质调查能力跻身世界前列。
秀美制作海洋科考系列展厅
艰难起步
为了更好地发展海洋科学,原国家科委海洋组于1958年到1962年间,组织进行了第一次全国海洋普查,这次普查在范围上几乎涵盖了我国所有近海。同时从国外购进设备,成就了第一次航空调查和空中磁力测量,这些技术的引进使我国海洋调查终于有了一些现代化特点。不过此时的测量船,还是普通的渔船,工具更加简陋,竹竿、线绑石头就是测量水深的工具。
初具规模
1964年,中国海洋局的成立,让海洋科学找到了组织。上世纪70年代以后,我国开始建造“向阳红5号”远洋考察船,组建自己的远洋考察船队。“向阳红5号”船上集结了当时国际先进、国内一流的海洋检测技术设备。1976年3月30日,经过七年的专业准备和船舶改装,“向阳红5号”及科学考察队从广州启航,开赴南太平洋目标海域。此次远航,冲破重重的海上封锁,横跨东西半球,航程13800海里,创下了第一次走出中国海、第一次走进太平洋、第一次穿越第一岛链、第一次获得大洋科考资料等多个新中国第一,开启了我国远洋科考的大门。